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总工会、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渭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渭南技师学院、航天四院7414厂联合承办,由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含数控自动化分会)、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亚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千木数控刀具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组委会于2016年8月30日成立, 同时下发由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签署的《关于举办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的通知》(陕人社函[2016]647号)文件,明确陕西赛区选拔赛9月1~20日报名。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启动会于9月13日在渭南技师学院召开。启动会上渭南技师学院曲志勇院长致词,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王冰处长讲话,渭南技师学院实训中心毛小建主任汇报大赛承办情况,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区李燕经理汇报大赛协办情况。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白晓光会长、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任国梁常务副理事长参加启动会。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启动会
裁判组、专家组、仲裁组由陕西省的专家和数控自动化分会派出的专家组成,他们是王彦宏(裁判长)、李文杰(专家组长)、任国梁(仲裁组长)、张永乐、申世起、祝战科、曹晶、向成刚、贾广杰、李新胜、杨晓平、张俊、李振宇、刘建养、刘涛、黄万长、李转民等,还有现场服务的工作人员和航天四院7414厂安排的技术支持和工作人员到场服务。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王冰处长讲话

渭南技师学院曲志勇院长致辞
9月26、27日(第一阶段理论比赛)参赛选手报到。
9月28日进行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开幕式,理论竞赛开始。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开幕式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开幕式(共57支参赛队)
第七届陕西赛区选拔赛的报名单位有57个(企业28个、学校29个),选手271名。其中,数控车工106人,数控铣工88人,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31人,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24人,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11组22人。
根据第一阶段成绩,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组委会于9月30日在网上公布各组各赛项进入第二阶段竞赛的选手名单。进入第二阶段实操比赛的选手有179人。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组委会副主任曲志勇与大赛仲裁组、裁判组成员合影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组委会副主任曲志勇与大赛专家组成员合影
第二阶段实操比赛:2016年10月4日参赛选手报到,5日至8日进行实操竞赛。
今年(第七届)陕西赛区选拔赛的最大特点是:取消参赛费。


主赛场:渭南技师学院(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分赛场:航天四院7414厂(右)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实操现场,选拔赛的专家、裁判、仲裁等
2016年10月10日,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组委会公布选拔赛竞赛成绩,按照国家分配给陕西省的名额,选派优胜者24人参加全国决赛。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于2106年11月8-13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1月12日举行了开幕式,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赛开幕。
本届数控大赛决赛共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5个赛项。来自全国29个省市代表队的576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后进入决赛;19位专家,97位裁判确保大赛技术工作顺利开展;本届大赛以“弘扬工匠精神,对接世界标准”为主题,借鉴世界技能大赛评判方式,以参赛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零件精度、加工细节和工艺过程的考核;自2004年首届以来,每两年一次,至2016年第七届共有4225名选手参加了决赛,直接或间接地为全国机械行业培养了数十万的数控高技能人才,推动了我国数控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作出了贡献;本届大赛共征集设备118台套,除了5个赛项的比赛以外,28家企业赞助了大赛设备,并提供了技术支持,组委会还安排了30余家企业展示了其主流产品和最新创新成果。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陕西参赛队24位参赛选手和领队、教练、裁判等
陕西代表队共计29人,其中选手24人,陕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王冰处长任领队,渭南技师学院机械系主任毛海燕和段晓龙两位同志协助省厅管理处理陕西队参赛事务,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数控自动化分会理事王彦宏和李文杰二位教授为随队教练,负责队内技术指导。毛小建作为陕西省唯一人员进入了国赛专家裁判技术委员会,完成了数控车赛项的执裁工作。本次比赛全国选手576名,28家企业参与技术支持。
全国大赛11月6日选手报到,7日、8日熟悉设备;8日下午理论竞赛,9—13日实操考试;12日上午开幕式;陕西队12日下午进行实操竞赛,13日陕西队返回西安。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赛场
墙上醒目标语是:弘扬工匠精神 对接世界标准




全国大赛中不同组别赛项的优秀考件(数控车)




全国大赛中不同组别赛项的优秀考件(数控铣)


全国大赛中不同组别赛项的优秀考件(五轴)




成绩较好的省份依次为江苏,广东,浙江,北京,天津,山东等。这是他们的检具量具
陕西队个别项目成绩特别好,突破了陕西历史记载——西安航天发动机厂何小虎取得职工组数控车第四名(现正在申报全国技术能手),该成绩是陕西省该项目历届的最好成绩;西安技师学院的米永红老师参加的教师组数控维修赛项取得13名!
总体来说,陕西的成绩还是不理想的。表现是选手加工的速度,对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尤其是选手所带的量具、检具和沿海城市差距较大,如江苏、天津、浙江、北京的一些选手所带量具检具基本都是日本原装进口的价值在15万元左右,陕西队各个项目所带
以上物件为传统量具,常规工具,用于比赛有些落后。

2016年的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和全国决赛已经结束,任国梁在毛小健提供的详细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这一篇详细的大赛全程的报道。毛小健的资料作为附件附在后面,请对竞赛关心的朋友阅读。
“大国工匠”已经被国家领导人和国家各部委高度重视。大国工匠彰显大国风范,大国工匠托起巨龙腾飞。通过大赛选拔人才,推动先进技术发展,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已经被广泛接受。
第七届大赛已经结束,两年后的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将会在20个月以后开始,陕西省作为一个制造业大省,不能总只是停留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排名第16名前后的位置。
最后,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敬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研究如何大量培养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大国工匠;
2、注意大赛起到的引领作用,注意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3、各大中型企业考虑培养更多的选手参加国家技能大赛;
4、专家们考虑“陕西省竞赛命题与国赛接轨”;
5、想方设法增加参加省赛、国赛选手统一培训、集训时间。
6、加大宣传力度,奖励面再大一点;
7、每次大赛完后,召开相关人员对本届大赛进行评价,为下届大赛做好准备。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
2016年12月4日
附件一: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情况汇报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总工会、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渭南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渭南技师学院、航天四院7414厂联合承办,由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亚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千木数控刀具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
一、项目设置、组队及实际报名情况
(一)竞赛项目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分为单人比赛及组合比赛。
(二)选拔赛竞赛项目(职业工种)
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
(三)大赛分组和参赛对象
(四)大赛分组、组队报名
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均为单人赛项,分设职工组、教师组和学生组3个竞赛组别。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为双人赛项,分设职工组(职工组合)、院校组(教师/学生组合)2个竞赛组别。其中: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4个单人项目,每项目限报5名选手参赛(职工组2名、教师组1名、学生组2名),共计20名选手;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双人项目限报3队6名选手参赛(职工组合1队2名、教师/学生组合2队4名)。每个参赛队参赛选手不超过26名。
(五)参赛对象
凡从事相关专业或职业的从业人员,职业学校(含高职、高专、技师学院、高级技校、技校、中职、职高)在校教师和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95年1月1日后出生)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相应职业和组别的竞赛。已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职工和教师不能报名参加大赛。往届大赛已获得前5名的学生不能报名参加学生组比赛。
(六)实际报名情况
报名单位:57个(企业28个、学校29个),选手271名。其中,数控车106人,数铣88人,数维31人。四轴24人,五轴11组22人。进入实操179人。
二、竞赛内容及方法
(一)竞赛方法
各工种的竞赛均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知识,第二阶段为实际操作。第一阶段成绩占总成绩的30%,第二阶段成绩占总成绩的70%。两个阶段竞赛成绩之和,为选手的竞赛总成绩(加工中心5轴赛项理论成绩取两名选手平均成绩)。根据竞赛选手总成绩,确定4个工种3个组别的单人比赛名次及1个工种2个组别的组合比赛名次。
根据数控加工竞赛的周期和竞赛硬件平台(数控机床)的实际,第一阶段竞赛(理论竞赛)后,拟将选拔202名选手进入第二阶段竞赛(名单根据赛程安排网上公布)。
单人比赛项目:
数控车工成绩,职工组、教师组前16名选手(16×2组=32名),学生组前40名选手(40×1组=40名)进入第二阶段实操竞赛。系统分配:职工组为FANUC系统,教师及学生组为HNC系统。
数控铣工成绩,所有组别的前20名选手(20×3组=60名)进入第二阶段实操竞赛。系统分配:职工组为GSK983M系统,学生组、教师组为GSK983M和HNC-22M系统任选。
加工中心(四轴)成绩,职工组、学生组各前8名选手(8×2组=16名),教师组前10名选手(10×1组=10名)进入第二阶段实操竞赛。系统分配:各组别均为ITNC530(海德汉系统)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成绩,职工组、教师组排名前8名(8×2组=16名),学生组成绩排名前8名(8×1组=8名)进入第二阶段竞赛。系统分配:所有组别均为FANUC系统。其中职工组、教师组为数控铣床实训考核装置,学生组为数控车床实训考核装置。
组合比赛项目:
加工中心(5轴)取2人平均成绩,职工组组合排名前6组(6组×2人=12名);教师学生组合成绩排名前4组(4组×2人=8名)进入第二轮实操竞赛。系统分配:各组别均为ITNC530(海德汉系统)
本届比赛以考核学生、教师和职工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零件精度、加工细节和工艺过程的考核。
(二)理论知识竞赛
理论知识竞赛采取笔试答卷方式进行。竞赛内容为相应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技师及高级技师)层次的理论知识与相关知识。既应知,应会要求
(三)实际操作技能竞赛是以现场实际操作数控机床的方式,按图纸要求完成试件加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项目以现场实际操作完成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相关内容。
三、竞赛时间安排
本次竞赛由陕西赛区组委会组织进行,2016年9月1 日~9月20日报名。
第一阶段的比赛:2014年9月26、27参赛选手报到,9月28日竞赛。9月30日根据第一阶段竞赛成绩,网上公布各组各赛项进入第二阶段竞赛的选手名单。
第二阶段的比赛:2016年10月4日参赛选手报到,5日至8日竞赛。
2016年10月10日公布竞赛成绩,按照国家分配给陕西省的名额,选派优胜者参加全国决赛。
四、赛事与赛场
(一)报名地点
所有组别第一阶段理论报名地点设在陕西省渭南技师学院教学楼1楼教务处。
第二阶段实操报名分两个赛场分别报名。具体见附件4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赛事日程安排.
(二)竞赛场地
所有组别的理论竞赛设在陕西省渭南技师学院主赛场进行;
数控车床操作工、数控铣床操作工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实操赛场设在渭南技师学院2#实训楼进行;
加工中心(4、5轴)实操竞赛设在航天四院7414厂分赛场举行。
五、申诉与仲裁
1.参赛选手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和备件,又失公证的检测、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选手申诉均需通过本代表队领队、教练或指导老师,按照规定时限(24小时之内)用书面形式向仲裁组提出。仲裁组负责受理申诉,并将处理意见及时通知领队或当事人。
3.为保证竞赛顺利进行,保证竞赛结果公平公正,组委会下设仲裁组。仲裁组负责受理大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并进行仲裁。
4.仲裁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说明:由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任国梁常务副理事长担任仲裁组组长,确保了大赛公平、公正,整个大赛无人申诉。
截止10月10日,结束陕西赛区所有赛务工作,按照国家分配给陕西赛区的名额完成参加国赛选手需的报名工作,积极展开国赛集训工作,筹备国赛。
附件二: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
--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情况汇报
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于2106年11月8日至13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12日举行了开幕式,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赛开幕。
本届数控大赛决赛共有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四轴)、加工中心操作工(五轴)、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5个赛项。全国29个省市代表队的576名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后进入决赛;19位专家,97位裁判 确保大赛技术工作顺利开展;本届大赛以“弘扬工匠精神,对接世界标准”为主题,借鉴世界技能大赛评判方式,以参赛选手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注重零件精度、加工细节和工艺过程的考核;自2004年首届以来,每两年一次,至今年第七届共有4225名选手参加了决赛,直接或间接地为全国机械行业培养了数十万的数控高技能人才,推动了我国数控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作出了贡献;本届大赛共征集设备118台套,除了5个赛项的比赛以外,28家企业赞助了大赛设备,并提供了技术支持,组委会还安排了30余家企业展示了其主流产品和最新创新成果。
陕西代表队共计28人,其中选手24人,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王冰处长任领队,渭南技师学院机械系主任毛海燕和段晓龙两位同志协助省厅管理处理陕西队参赛事务,王彦宏和李文杰二位教授为随队教练,负责队内技术指导,毛小建同志作为陕西省唯一人员进入了国赛专家裁判技术委员会,完成了数控车赛项的执裁工作。本次比赛全国选手576名,28家企业参与技术支持。大赛11月6日选手报到,7日、8日熟悉设备。8日下午理论竞赛,9日至13日实操考试,12日上午开幕式,陕西队12日下午实操竞赛,13日返程。
陕西队成绩情况。个别项目成绩特别好,突破陕西历史,就是来自西安航天发动机厂何小虎取得职工组数控车第四名,正在申报全国技术能手,该成绩是陕西省该项目的最好成绩;来自西安技师学院的米永红老师参加的教师组数控维修赛项取得13名!
总体不理想,表现是选手加工的速度,对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尤其是选手所带的量具、检具和沿海城市差距较大,如江苏、天津、浙江、北京的一些选手所带量具检具均为日本原装进口的价值在15万元左右,陕西队各个项目所带以上物件为传统量具,常规工具,用于比赛有些落后。
附件三:
毛小建担任本次大赛国家级裁判员情况汇报
根据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下发的《关于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国家级裁判员知识更新培训的通知》机教中〔2016〕35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关于做好2016年度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审核注册和知识更新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关于举办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通知》有关要求,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于2016年10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国家级裁判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具体工作由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承办。
陕西赛区来自渭南技师学院的毛小建老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彦宏老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申世起老师,西安东方技校的张晓玲老师等4名同志参加了2016年10月16日-18日在北京工贸技师学院举行的全国裁判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主要有:理论层面上系统学习了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的《国家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实施指南》以及《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方法与实务》;实操层面详细学习了技能大赛组织实施的各个工作环节及细则。18日下午进行了由人社部组织的统一考试,具体在第七届大赛中是否执裁随后通知。
根据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专家、裁判员参加决赛工作的通知》机教中〔2016〕44号文件精神,陕西赛区的来自渭南技师学院的毛小建同志进入国赛专家裁判技术委员会,完成数控车赛项的执裁工作,11月6日报到,在之后的培训会上,学习了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编写的《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技术工作规范汇编》以及《2016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竞赛规程》。7日至15日完成数控车赛项的执裁任务。
本次通过执裁数控车赛项的工作来看,要想选手出成绩,除了选手的勤学苦练外,在国赛专家组、裁判组里要有咱们陕西的人员,这样关于大赛试题的解读,设备情况,软件情况,检测要素,评判标准就可以给选手提供一些有用信息,尤其是稳定本省选手的情绪心理至关重要。所以建议有更多的陕西籍专家裁判进入国赛技术工作委员会。有利于我省选手取得好成绩。
收获,除取得国家级裁判员资格外,结识了数控车的专家组组长宋放之老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训中心主任),数控车裁判长徐国胜老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数控实训中心主任),同时结识了不少裁判员,基本搞清了大赛的环节、命题思路、工艺考点。但主要是数控车的,由于赛场管理异常严格,其它赛项还不熟悉,最少进了专家裁判组的圈子。